一、供需格局变化
近期,国内豆油供给端有所增加。一是国内大豆压榨量提升,随着新季大豆到港量增加,油厂开机率上升,豆油产量增加。二是国际豆油进口量增加,受国内豆油价格高位影响,进口豆油利润可观,促进了进口豆油流入国内。
与此同时,需求端增幅有限。一是餐饮消费受疫情影响有所减弱,对豆油需求形成拖累。二是工业用油需求增长乏力,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,部分行业生产活动放缓,对豆油需求削弱。
二、国际市场影响
国际市场上,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近期大幅下跌。一是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增强,对大豆需求前景形成利空。二是南美大豆产区天气转好,丰产预期增强,压低了大豆价格。
豆油作为大豆的衍生品,与大豆价格密切相关。国际大豆价格下跌,传导至国内豆油市场,对豆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。
三、宏观因素扰动
受美联储加息以及全球经济衰退预期的影响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期出现贬值。豆油进口以美元计价,汇率贬值导致进口豆油成本上升,削弱了国内豆油需求。
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偏紧,抑制了投资和消费活动。这导致下游行业对豆油需求增长放缓,对豆油价格形成利空。
四、资金面转弱
近期,豆油期货市场资金面转弱。一是市场避险情绪升温,资金流向避险资产,减少了投机性资金对豆油的参与。二是豆油价格持续下跌,持仓资金亏损扩大,导致资金加速流出。
资金面的转弱,加剧了豆油期货价格的下跌势头。
五、技术面破位
技术面来看,豆油期货价格近期跌破关键支撑位,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悲观情绪。技术面的破位,往往会引发更多卖盘涌入,进一步推动物价下跌。
六、市场预期
综合以上因素,市场预期豆油价格短期内仍将承压。一是供需格局偏空,二是国际市场利空不断,三是宏观因素扰动,四是资金面转弱,五是技术面破位。
七、应对策略
对于豆油市场的参与者,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: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