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市,到底能“牛”多久?一个老兵的几点粗浅看法

股指期货 (5) 2天前

牛市,到底能“牛”多久?一个老兵的几点粗浅看法_https://m.jnkyh.com_股指期货_第1张

常有人问我,说这轮行情能持续多久,或者说,过去那些牛市,一般是怎么个走法?其实这个问题,就像问一场球赛能踢多久,总归是有个大致框架,但具体到每一场,变量实在太多。尤其是“牛市持续多久”这个问题,很容易让人掉进一个误区:想着找个固定答案,然后就此安枕。但实际操作下来,我反而觉得,理解牛市的“生命周期”和“结构性特征”,比纠结于具体时长更有意义。

牛市的“春天”与“夏天”

我从业这么些年,见过的牛市,形态各异,但总有几个阶段能让人嗅到熟悉的味道。一般来说,牛市的启动,往往是市场情绪和基本面开始出现明显共振的时候。可能一开始大家还抱着观望的态度,但随着一些关键领域的突破,比如技术创新带来的新的增长点,或者宏观政策开始转向宽松,资金就慢慢活跃起来。这时候,市场还算“理性”,或者说,上涨的逻辑清晰可见,投资回报也相对容易获得。

我记得有一次,大概是某个科技浪潮刚起来的时候,很多我们平时关注的行业,突然就涌现出一批很有潜力的公司。当时的分析师们,都在忙着给这些公司估值,讨论它们能改变世界到什么程度。那段时间,市场就像一个充满了希望的年轻人,一天一个样,每天都有新的惊喜。价格的上涨,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,对“可能”的定价。很多时候,我们都觉得,这似乎就是牛市最纯粹的样子。

但牛市的“夏天”,往往是热情最高涨的时候。这个时候, FOMO(害怕错过)的情绪开始蔓延,不光是机构,连很多普通投资者都纷纷涌入。市场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那么“理性”的上涨,可能是一些之前不太起眼的公司,突然就因为一点小消息,或者某个名人的推荐,价格飙升。这个时候,很多时候已经不是纯粹的技术或者基本面在驱动了,更多的是一种羊群效应,一种“涨就是硬道理”的氛围。

“秋天”的迹象与“冬天”的降临

牛市的“秋天”,就开始出现一些转折的信号了。这个时候,市场的上涨可能变得不那么同步,有些板块还在涨,但另一些已经开始掉队,甚至出现回调。经济数据可能开始显露疲态,或者监管政策开始收紧,资金面也可能不再像之前那么充裕。这个时候,很多投资者会开始反思,是不是应该做一些调整了。我们业内常说“顶部天量”,但其实,很多时候,顶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“点”,而是一个区域,一个从上涨到震荡,再到下跌的过渡阶段。

我曾经有过几次,在市场看起来还在热火朝天的时候,就选择减仓,结果被一些朋友嘲笑“太早了”。但事实证明,有时候,早一点点,风险就小很多。就像我之前提到过的那个科技浪潮,在那轮牛市的末期,市场出现了非常严重的“估值泡沫”。很多公司,业务模式并不清晰,甚至还在亏损,但市值却已经高得离谱。我记得当时有个公司,市值一度超过了行业内几家头部公司的总和,但其核心产品,还在实验室阶段。这种脱离基本面的上涨,在我看来,就是牛市“秋天”最明显的标志之一。

而“冬天”的降临,那就不用说了,市场开始出现持续的、大幅度的下跌。之前那些涨得最猛的,往往跌得也最狠。这个时候,之前所有的乐观情绪都会被悲观取代,信心遭到严重打击。很多投资者,在这个阶段会选择割肉离场,甚至“割在底部”。这也就是为什么,我们说“牛市的持续时间”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,能不能在牛市的“秋天”及时退出,或者至少,控制好风险。

关于“几次牛市持续多久”的实操思考

具体到“牛市持续多久”这个问题,如果非要给个大概数字,我只能说,这取决于太多变量了。有的牛市可能也就一两年,有的则能延续三五年甚至更长。但更关键的是,牛市的“持续性”往往不是线性的,而是包含着波动和调整的。比如,我们可能看到一波上涨,然后出现一个月的调整,接着又是一波新的上涨,这样循环往复,直到某个临界点被打破。

在实践中,与其去精确预测牛市的终点,我更倾向于关注市场的“情绪指数”和“资金流向”。当市场情绪极度亢奋,比如到处都在讨论“一夜暴富”的机会,并且大量增量资金非理性地涌入时,我就需要提高警惕了。反之,当市场开始出现分化,之前强势的板块开始熄火,资金开始流向更稳健的资产时,这可能就是牛市进入“秋天”的信号。这种时候,我会倾向于降低仓位,或者把投资重心放在那些估值相对合理、并且有扎实基本面的公司上。

我记得在我刚开始接触这个行业的时候,有个前辈跟我说过一句话,他说“牛市zuida的风险,就是你觉得自己是股神”。这句话我一直记着。每一次牛市,都能看到很多新晋的“成功人士”,但同样,在熊市来临时,也看到很多人黯然离场。所以,与其纠结于“牛市持续多久”,不如专注于如何在这种市场环境下,保持独立思考,控制好风险,并最终实现自己的投资目标。这几年,我们一直在强调的,就是这种“理性”和“纪律”,即使在市场最狂热的时候,也不能失去这种根本。